悠遊世界地景 / 中亞五國歐亞絲路專業規劃 哈薩克斯坦 鬱金香之旅

烏茲別克

Uzbekistan
烏茲別克位於中亞,為內陸國家,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及阿富汗接壤,首都塔什干是最大城市與政治經濟中心。國土地形以平原和沙漠為主,東部與南部被山脈環繞,氣候屬大陸性,四季分明。烏茲別克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歷史悠久,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等古城以壯麗的伊斯蘭建築、藍色圓頂清真寺及繁華市集聞名於世。人口以烏茲別克族為主,亦有俄羅斯族、塔吉克族等,官方語言為烏茲別克語。經濟以農業、能源和礦產為主,盛產棉花、天然氣、黃金等。文化融合波斯、突厥與伊斯蘭特色,傳統音樂、舞蹈、手工藝與美食在當地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塔什干

Tashkent
塔什干(Tashkent)是烏茲別克首都與最大城市,位於該國東北部,靠近哈薩克邊境。作為中亞重要的政治、經濟與交通樞紐,塔什干歷史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曾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城市。近代在俄羅斯帝國與蘇聯時期發展迅速,現今城市融合蘇聯式建築、現代高樓與伊斯蘭風格建築。著名景點包括哈斯特·伊瑪目廣場(Khast Imam Square)、丘爾蘇巴扎爾(Chorsu Bazaar)、阿米爾·帖木兒廣場及多座清真寺與博物館。塔什干地鐵以藝術化裝飾聞名,被譽為世界最美地鐵之一。城市氣候屬大陸性,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作為文化中心,塔什干擁有劇院、音樂廳與多所大學,也是探索烏茲別克其他古城如撒馬爾罕與布哈拉的重要起點。

帖木兒廣場

獨立廣場

位於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是國家象徵與重要公共場所。廣場建於蘇聯解體後,用以紀念烏茲別克 1991 年獨立,象徵國家主權、團結與繁榮。中央矗立「幸福與繁榮」紀念碑,上方是金色母親與嬰兒雕像,象徵和平與未來。廣場周邊綠樹成蔭,設有噴泉、步道及休憩區,是市民休閒與舉行慶典、閱兵與公共活動的重要場地。周邊還分布政府大樓、博物館及文化設施,展示國家歷史與文化成就。每年國慶及重要節日,獨立廣場都會成為盛大慶典的核心,吸引大量民眾與遊客。作為塔什干的地標之一,廣場不僅是政治象徵,也展現烏茲別克現代化與文化融合的城市風貌,是了解國家歷史與精神的重要場所。

塔什干地鐵

烏爾根奇

Urgench
烏爾根奇(Urgench)位於烏茲別克西北部花剌子模州,是前往絲綢之路古城希瓦(Khiva)的主要中轉城市,距希瓦約30公里。現代烏爾根奇與歷史上的「舊烏爾根奇」不同,後者位於今日土庫曼境內,曾是中世紀花剌子模王國的繁榮都城,後因蒙古入侵與阿姆河改道而衰落。現代烏爾根奇是一座規劃整齊的城市,擁有機場、鐵路與公路,交通便利,是通往希瓦古城的門戶。市內設施完善,有公園、紀念碑、博物館及市場,展現當地日常生活與文化氛圍。雖然烏爾根奇本身旅遊資源有限,但作為連接烏茲別克西部與土庫曼的交通樞紐,對旅客與商業活動具有重要地位。

希瓦

希瓦古城

希瓦最重要的觀光景點是伊羌卡拉-內城,全部在 1970 - 1980 年代整建完畢,並於「UNESCO, 1999」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保護的人類文明遺產。希瓦(Khiva)這座擁有一百五千多年歷史的綠洲城鎮,曾經是古波斯花剌子模王國及希瓦汗國的首都。 希瓦古城被分為「城內」(Ichan-Qala)以及「城外」(Dichan-Qala),是烏茲別克第一項世界遺產。 希瓦古城有兩座地標。 一個是高四十五米的伊斯朗霍加宣禮塔(Islam-Khoja Minaret),是希瓦最高的建築,就連從沙漠都可以看到這座宣禮塔。 建於 20 世紀初,目前旁邊的神學院以被改成博物館,裡頭擺放民族服飾及生活物品。 可爬到上面俯望希瓦。

希瓦 Khiva

帕拉凡穆罕默德陵寢

帕拉凡・穆罕默德陵寢位於烏茲別克布哈拉,是為紀念 14 世紀著名蘇菲派聖人帕拉凡・穆罕默德而建。陵寢建築樸實莊嚴,以燒磚結構為主,融合伊斯蘭與中亞建築風格。這裡是信徒朝聖的重要地點,周圍常可見前來祈禱與獻花的當地居民與遊客,充滿寧靜與宗教氛圍。

希瓦

撒馬爾罕

Samarkand
撒馬爾罕(Samarkand)位於烏茲別克東部,是中亞最古老且最著名的城市之一,歷史可追溯至2500多年前。它曾是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領土的一部分,後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商貿與文化中心。14世紀,帖木兒帝國定都於此,使撒馬爾罕達到鼎盛,留下大量精美的伊斯蘭建築與藍色圓頂地標。著名景點包括列吉斯坦廣場(Registan Square)、古爾·埃米爾陵墓(Gur-e-Amir)、比比哈努姆清真寺(Bibi-Khanym Mosque)及沙赫·辛達陵墓群(Shah-i-Zinda)。撒馬爾罕融合波斯、突厥與伊斯蘭文化,精緻的瓷磚工藝與書法藝術享譽世界。1993年,撒馬爾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如今仍是烏茲別克重要的旅遊與文化中心。

雷迪斯坦廣場(Reghistan Square)

比比哈妮姆清真寺

位於烏茲別克撒馬爾罕,是中亞最宏偉的清真寺之一,由帖木兒大帝於 14 世紀下令建造。傳說這座清真寺以他摯愛的妻子比比哈妮姆命名,象徵愛情與榮耀。清真寺建成時規模龐大,擁有壯麗的藍色圓頂、華麗的馬賽克與高大的拱門,足以容納數萬名信徒禮拜。當時被視為帖木兒帝國的輝煌象徵。由於工程規模過於龐大,加之時間推進,部分建築逐漸損毀。20 世紀後開始進行修復,使其恢復部分昔日風貌。今日,比比哈妮姆清真寺仍以宏偉的外觀和細緻的裝飾吸引眾多遊客,是撒馬爾罕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也是絲綢之路文化的重要見證。

撒馬爾罕

布哈拉

Bukhara
布哈拉(Bukhara)位於烏茲別克中部,歷史超過兩千年,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貿與宗教中心,被譽為「中亞的活博物館」。中世紀時期,布哈拉是伊斯蘭世界的學術與神學重鎮,擁有350多座清真寺和宗教學院。城市建築以淺褐色磚牆與藍色圓頂為特色,保存了大量中世紀伊斯蘭建築群。著名景點包括卡揚宣禮塔(Kalyan Minaret)、阿爾克城堡(Ark Fortress)、萊比·哈烏茲廣場(Lyabi-Hauz)及多座馬德拉薩(伊斯蘭學院)。布哈拉老城於1993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街道蜿蜒、集市熱鬧,仍保有古老絲路商隊的氛圍。如今,布哈拉不僅是歷史旅遊勝地,也是體驗烏茲別克傳統手工藝與文化生活的理想地點。

布哈拉古城(Old town)

位於烏茲別克中部,是中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歷史城市之一,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商貿與文化中心。古城區內擁有數百座歷史建築,包括清真寺、馬德拉薩(伊斯蘭學院)、陵墓與集市,展現中世紀伊斯蘭建築風格。著名地標有卡揚宣禮塔(Kalyan Minaret)、阿爾克城堡(Ark Fortress)與萊比哈烏茲廣場(Lyabi-Hauz),街道蜿蜒、古老集市熱鬧,保留了絲路商隊的繁華氛圍。布哈拉古城在1993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展示了波斯、突厥與伊斯蘭文化的交融。遊客可以在此體驗傳統手工藝、陶瓷、地毯與當地美食,感受濃厚的歷史氣息。如今,布哈拉古城不僅是旅遊勝地,也是研究中亞歷史、宗教與文化的重要場所。

布哈拉

伊斯蘭學院(Kukeldash)

是保存在中亞地區的十六世紀最大的伊斯蘭教之一。它由傳統風格的伊斯蘭教風格的磚塊建造而成:一個被修道院和清真寺所環繞的大庭院。門面打開了一個高度近 20 米,兩層樓角落塔、古爾達斯塔的高雅入口。門戶有殘餘的裝飾、陶器和釉面磚。在 madrasah 的窗戶上有特殊的防曬格柵 pandjara,其模式中,細心的訪客可以看到織入模式名稱,對任何穆斯林,安拉和先知穆罕默德都是聖潔的。

布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