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世界地景 / 中亞五國歐亞絲路專業規劃 哈薩克斯坦 鬱金香之旅

哈薩克

Kazakhstan
哈薩克位於中亞,是世界上面積第九大的國家,國土橫跨歐亞兩洲,首都為阿斯塔納(原稱努爾蘇丹)。境內地形多樣,有廣闊的草原、沙漠、高山與湖泊,被譽為「草原之國」。哈薩克人口以哈薩克族為主,亦有俄羅斯族、烏茲別克族等多民族共存,官方語言為哈薩克語與俄語。該國自古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擁有悠久的遊牧文化與豐富的民間音樂、舞蹈及傳統服飾。哈薩克礦產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鈾儲量位居世界前列,經濟發展依賴能源出口。獨立後,積極推行現代化與多元外交政策,並以好客與熱情聞名。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簡稱哈薩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獨立,成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聯體。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2,724,900平方公里,比西歐還大。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九位。哈薩克斯坦主體名族信仰為伊斯蘭教!

哈薩克的歷史可追溯至古代遊牧民族活動時期,境內曾是匈奴、突厥、蒙古等多個草原帝國的領土。13 世紀,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統一該地,後劃入察合台汗國。15 世紀中期,哈薩克汗國成立,融合突厥與蒙古文化,遊牧經濟盛行。18 世紀起,逐步受俄羅斯帝國影響並納入其版圖。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後,成立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一員。1991 年蘇聯解體,哈薩克宣布獨立,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成為首任總統。此後,國家致力於經濟改革、能源開發與外交多元化,並在地緣政治中扮演連接歐亞的重要角色。

鬱金香的故鄉

阿斯塔納

Astana
阿斯塔納(Astana),曾名努爾蘇丹,是哈薩克的首都與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該國中北部的伊希姆河畔。城市在1997年由阿拉木圖遷都而來,之後經過大規模現代化建設,成為融合傳統與未來感的國際化都市。阿斯塔納以獨特建築聞名,如象徵國家的巴伊傑列克塔(Baiterek Tower)、巨型帳篷式購物中心汗沙特爾(Khan Shatyr)、和平與和諧宮(金字塔大廈)等。冬季寒冷漫長,是世界最寒冷的首都之一;夏季則溫暖乾燥。城市規劃結合綠化帶與現代天際線,展現哈薩克快速發展的形象。同時,阿斯塔納也是國際會議與大型活動的重要舉辦地,在歐亞大陸地緣政治中具有戰略地位。

和平和諧宮

努爾阿斯塔納清真寺

是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一所清真寺,也是哈薩克斯坦,以至中亞最大的清真寺。座落於伊希姆河左岸。樓高40 公尺,象徵先知穆罕默德接受《古蘭經》的年紀,而四座宣禮塔的高度為 63 公尺,即穆罕默德在世的歲月。本寺可容納 5,000 人聚禮,包括可以容納 2,000 人聚禮的室外空間。清真寺是由卡達政府贊助興建。2005 年動工、2008 年啟用。

登上生命之樹

未來博物館阿斯坦納是夢想之地

未來博物館阿斯坦納是夢想之地,在這裡每個人都能完成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城市現代化的外表使其成為未來之城,我們邀請您來夢想之城體驗獨特的旅行,收穫難忘的印象。您將瞭解哈薩克首都的形成歷史,感受到現代化城市的生活節奏。在城市之旅過程中,您將參觀眾多的名勝古跡,獨特的建築創造,漂亮的清真寺,雄偉的紀念碑,這些景觀對每位哈薩克人而言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2017 年世界博覽會於哈薩克阿斯塔納舉行。該屆世博會的主題為「未來能源」,旨在建立國家、非政府組織,企業和公眾之間的全球性討論,探討「我們如何確保安全和可持續地獲得能源,同時降低 CO 2(二氧化碳)排放量?」。該屆世博會亦設置了三個副主題,分別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日常能源的效率」、「能源,為了全人類」。

阿拉木圖

Almaty
阿拉木圖(Almaty)位於哈薩克東南部天山山脈北麓,是該國最大城市與經濟、文化中心,曾為首都(至1997年)。名稱意為「蘋果之鄉」,因盛產蘋果而得名。城市被群山與草原環繞,氣候四季分明,冬季適合滑雪,夏秋適合登山與觀光。阿拉木圖以其綠樹成蔭的街道、歐亞風格建築和豐富的文化生活聞名,擁有歌劇院、博物館及多所高等學府。著名景點包括梅德奧高山滑冰場(Medeu)、大阿拉木圖湖(Big Almaty Lake)、科克托貝山(Kok Tobe)等。作為哈薩克的經濟樞紐,阿拉木圖是商業、金融與國際交流的重要城市,同時保有濃厚的歷史與藝術氛圍,是探索哈薩克文化與自然美景的理想起點。

國家獨立紀念碑

俄羅斯東正教堂

於19 世紀末,當地傳教士計劃興建一座宏偉的東正教堂,經歷 3 年打造,澤尼科夫東正教堂於1907 年落成。從外觀看,澤尼科夫教堂與俄羅斯一般的東正教堂分別不大,甚至較為遜色,但當得悉教堂建築結構及其經歷的災劫後,就會對它增加一份讚嘆。原來教堂本身純用木造(釘子也是),是現今第二高的木建築;當城中大部分俄式建築逃不過1911 大地震浩劫,澤尼科夫教堂仍可屹立至今,不少人說由木建成的澤尼科夫教堂,幾乎絲毫不損,本身就是一項神蹟。教堂內的聖像及壁畫,均由俄羅斯工匠繪畫,畫功超凡,精緻如藝術品,令教堂成為內外兼備的藝術建築。

潘菲洛夫公園(Panfilov Park)

阿拉套滑雪場(Shymbulak Ski Resort)

位於城外的天山山谷之中,條件優越,曾在此創造過數十項滑雪世界記錄。搭乘 3 段纜車從海拔 1650 公尺攀升至 3200 公尺環景欣賞阿拉套的高山美景。

哈薩克斯坦中央國家博物館

恰侖大峽谷(Charyn Canyon National Park)

哈薩克恰侖國家自然公園,在阿拉木圖的東北200公里。恰倫峽谷延伸近150公里長,寬30至百公尺深。因其岩層和顏色類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但較小型,故被稱為世界上的第二大峽谷。恰倫峽谷是絢麗繽紛的,不同顏色的岩石好像顯示峽谷經過不同階段的大自然創造及洗禮。較深色的岩石該是火山熔岩,在這岩石層以上是紅色砂岩,再上面是灰碎石。用心細看下還可以發現有些岩石的表面也滿布綠色、紅竭色等不同顏色的植物,襯著透徹的藍天,又是一幅幅斑斕瑰麗的圖畫。

柯克托別山(Kok Tobe Hill)

科爾賽湖(Kolsay Lake National Park)

座落在科爾賽湖國家公園(Kolsay Lake National Park),位於哈薩克斯坦東南部天山邊界北距吉爾吉斯(吉爾吉斯斯坦10公里)。該公園通常被稱為“天山珍珠”,其主要特色是位於阿拉木圖地區賴因貝克區和塔爾加爾區之間的科爾賽湖。風景優美的康迪湖也在公園內。公園邊界位於阿拉木圖東南 120 公里處。山體滑坡構造形成的湖泊,大約於 1887 年和 1911 年在 Kaindy 河和 Kolsay 河上形成。夏季的時候冰河融化,冰河水流入下方的湖泊,其冰河中豐富的礦物質讓湖水形成了漂亮的藍綠色,越接近冰河的地方湖水顏色越藍,天氣晴朗湖面無風時,可以欣賞到鏡像般的湖面倒影。沿著最簡單的湖邊步道散散步,此步道是沿著湖邊走,這是非常舒服的一條健行路線。

阿克套

Aktau
阿克套(Aktau)位於哈薩克西部的裏海沿岸,是曼格斯套州首府,也是該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名稱在哈薩克語中意為「白色山丘」,源於附近的白色石灰岩地形。阿克套建於20世紀60年代,最初為支援石油、天然氣與鈾礦開發而興起,如今是哈薩克能源出口與海上貿易的樞紐。城市氣候乾燥,屬於典型的半沙漠地帶,夏季炎熱、冬季溫和。阿克套城市規劃獨特,街道多以數字與字母命名。除了工業與港口功能,這裡也擁有迷人的裏海海岸線與沙灘,吸引旅客觀賞日落與進行水上活動。附近還有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洞穴與歷史遺址,是探索哈薩克西部自然與文化的門戶。